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安代舞发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常在节庆或闲暇时进行,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具有强烈的自娱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一、起源:
"安代"为"欠身起来"、"抬起头来之意"。最初是一种用来求神治病的宗教性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佑,祛病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变为娱乐性的活动。关于其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一个传说为: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上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女儿突患怪病,饮食无序,喜怒无常,久治不愈,父亲心急如焚,便用勒勒车拉着女儿到外地(今辽宁阜新)去看病。哪知途中车轴断裂,而恰在此时姑娘的病情又进一步加重,生命垂危。老人急的不知所措,只顾绕车奔走哭歌。奇怪的哭歌声引来了周围的许多人,人们纷纷跟在其后绕行哭歌。不知是被这不寻常的场面所感动而忘了病痛,还是病魔真的被吓走,此时姑娘也悄然起身下车,尾随众人甩臂顿足,待众人发现,她已跳得大汗淋漓,病愈如初。奇闻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科尔沁草原。后来,患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皆依此法治病,并取名“安代”。形成初期以唱为主,故曾称"唱安代"。后来演变为以歌伴舞,娱乐功能也随之增加,并逐渐成为喜庆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具体形式是: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幼,自然围圈站立,在歌手领唱(或乐曲伴奏)下,手握绸布或提衣襟下摆,边随声附和边按逆时针方向踏动起舞。动作以原地踏步摆绸、移动踢步绕绸、绕圈跑跳步挥绸、双腿跳落甩绸为主。舞姿奔放,爽朗明快。解放以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已被搬上了舞台。
二、影响:
五十年代末,安代舞的故乡库伦旗被授予“全国民族文化先进旗”荣誉称号,新时期的安代舞,以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论是在国庆大典,还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抑或国际国内的文艺舞台,民间旅游、节日盛会,安代舞成了抒发人们感情、歌颂党的民族政策、歌颂幸福生活、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健康向上的最好的群众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通辽市的安代舞群体,曾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曾前后三次到北京亚运村和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1992年9月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沈阳“国际广场舞”大赛。他们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高超的演技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荣获了金奖。同年十月,再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天津“南开杯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全国广场舞大赛”荣获了“群星奖”一等奖。
九十年代初,通辽市民族歌舞团创作编排了歌舞剧《安代传奇》。这一历史性的创举,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科尔沁蒙古族歌舞剧的内涵,成了科尔沁蒙古族歌舞剧的一个代表剧目。《安代传奇》是根据千百年来流传在科尔沁地区的安代传说创作编排的。它正沿袭了传统安代载歌载舞,融歌、舞、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它的问世,极大的推动了科尔沁蒙古剧向“具有不同地区特色、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多色彩、多品种”方向发展,反映了新时期科尔沁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丰富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位居科尔沁北部的杜尔伯特也不例外,也为科尔沁蒙古族独有的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安代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安代舞,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成为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永远屹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
三、发展沿袭: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安代舞的一个特点是手的动作突出。在每年的秋收季节,人们能从傍晚跳到天亮。连续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长达四十九天。舞者数目不定,最少十几个人,多达几百个人。跳安代舞的场所是宽敞的平地,翻土三尺,铺上马粪或草,再用湿土盖硬,所以有很好的弹性。场中央埋一空碗,上面架起座车轴,轴顶用布盖紧。传统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高潮时使人们的朝气大发、产生雄伟的姿态,有死而复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人民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
安代舞的音乐曲调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舞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发情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不拘一格。
传统的"安代"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以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当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安代"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时的"安代"按舞蹈运动规律,增加了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动作。舞蹈语汇新颖丰富,具备了稳、准、敏(速度)、洁、轻、柔、健、韵、美、情等审美特征,被各种形式、内容的歌、舞等表演艺术普遍应用,成为比较完善的,能表现传统,戏剧,心理结构式作品的舞踏艺术。安代舞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民间艺术发展成舞台艺术,不断地在城乡落户,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相关评价
近四百年来,安代舞以其浓郁的“民间本色”和“癫狂之舞”的特征而备受蒙古族人民喜爱,渐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宗教仪礼和"那达慕"盛会上最受欢迎的狂欢之舞。据库伦史料记载,单场安代最长持续时间竟达四十多天,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堪称中国民间舞之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库伦旗全面开展了安代舞的发掘、整理工作。1958年,安代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舞,引起轰动。如今,安代舞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1996年,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代舞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蒙古民族艺术形式。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舞蹈动作也由三四个发展到二十多个。 近年来,由于文化形态的变迁,安代舞的传承方式与生存空间日益受到限制,舞种延续受到极大威胁,急需整理和抢救。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