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绿茵传承已有百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足球之乡”。日前在这里举办的2025年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培训,为这片足球热土注入发展新动能。
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培训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中率先开展培训的运动单项,旨在推广足球运动,贴近基层需求。经过专业培训的学员能深入基层,从事普及足球知识、开展足球活动、组织足球竞赛、传播足球文化等工作。中国足球协会借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模式与经验,以三级技术等级体系为基本框架,培训内容更专项化,仅开展足球运动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培训过程突出社会足球竞赛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实操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以培养组织、编排、管理各类社会足球竞赛和非竞赛类活动,兼具一定技术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6年获全国“足球之乡”称号,1979年成为国家首批足球重点城市。上世纪20年代,珲春、龙井、延吉等地的学校开展足球比赛。新中国成立后,以延边运动员为主力的吉林省足球队成立,迄今为各地俱乐部输送500多人,为各级国家队输送40余名国脚。
延边拥有深厚足球底蕴,延边足球总人口约200万,年均组织足球比赛超2000场,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42块,全州中小学校超半数建成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延边足协工作人员李俊杰表示,举办这次培训班,旨在解决基层足球指导专业断层问题——面向足协代表、体育教师、足球从业者及志愿者等,填补科学训练、赛事组织、安全防护等领域知识空白,打造“懂技术、会组织、能服务”的人才队伍。
该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学习,也有竞赛组织观摩,考核涉及理论与实践。讲师包括孙一、金哲容等中国足协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中国足协竞赛规则讲师韩希文、中国足协职业联赛比赛监督张天日,急救课程讲师为延吉市120急救中心的徐娜。这是延边首次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培训班,学员共23人,21名延边大学在校生。孙一介绍,过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培训学员中,有地方足协工作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大学在校体育学专业学生等。这次培训班学员很年轻,为社会足球指导员群体注入新血液。
学员张轩萁表示:“培训课程像足球指导教科书,为我搭建起从足球爱好者到专业指导员的进阶桥梁。” 学员任佳鑫表示:“未来将努力提升自己,同时积极参与足球社会指导员工作,为推广足球运动贡献力量。” 李俊杰表示,经考核后,大部分学员熟练掌握足球基础技术指导、竞赛组织规程及编排、常见损伤应急处理等技能,实操指标达到行业基础标准。培训结业后,学员能承担起本地校园足球兴趣课及社区足球赛事组织等任务。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马艺欧 编辑:刘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