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体育的激情与城市的温情相遇,一场跨越国界的友谊盛宴在成都悄然绽放。成都世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赛场,更是一个传递友谊、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女子软式曲棍球赛场上演了一场温馨动人的生日宴会。泰国20岁运动员卡尔布姆捧着“蜀宝”和“羽人胸针”,在全场观众齐唱的生日歌中落泪。“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来成都,如此温暖让我深深爱上这座城市。我想说‘我爱成都’。”卡尔布姆说。
拔河赛场,荷兰选手文森特·瓦根曼斯迎来了48岁生日。现场为他送上的蛋糕与掌声,让他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这么难忘的生日,我会永远记得。”
温情,远不止赛场。蓉城为满足数千名运动员和嘉宾的住宿需求,特设9个官方酒店,累计接待超过5000人次。赛前,3900余名酒店从业人员接受了涵盖服务礼仪、业务流程及应急演练培训。官方酒店还精心策划了太极养生体验、中华女子乐坊演奏、蜀锦织机手工等文化活动,让宾客在细节中感受成都的热忱与底蕴。
在世运村,传统中医药技法体验中心和中医理疗中心,通过推拿、拔罐和正骨等方式,为运动员提供诊疗服务,帮助运动员从组织损伤、肌肉拉伤、乳酸堆积等不适状况中快速恢复,向世界传递中医“治未病”“辨经辨证”的千年智慧。
美国女子棍网球运动员玛丽·麦库尔把这次世运会当作一次意义非凡的“寻根之旅”。玛丽的祖父母早年从香港移居美国,家庭始终保留着庆祝农历新年、逛唐人街等传统。在成都的每一天,玛丽都在体验中寻找家族的印记。她几乎每顿饭都吃面条,并把美食照片发给母亲,一起分享“和记忆里一样的味道”。
在运动员餐厅,味蕾上的文化交融被演绎得更为丰富。这里的菜品不仅有经典川菜,还融合了地中海及欧陆风味,并以多种烹饪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运动员的饮食习惯。此外,一份专属的生日餐,或是一份融入熊猫、武侯祠、盖碗茶元素的精致茶点,都让外国友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邂逅了独特的成都文化。
世运广场像一个没有边界的“地球村”,让人们因体育相聚在一起。在这里,市民体验世运项目,外国选手体验做油纸伞、学功夫茶、做扎染。大家合影留念,交流不断,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在此自然发生。
成都,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与温情。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通过世运会桥梁将绽放出更多友谊与和平的花朵。
关注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编辑:刘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