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了正向运动的模式,站立、直立行走、跑步等,但仅有正向运动并不完美。正向运动惯性的动作和姿势让人觉得舒服自如,如果将这些动作反过来,就会觉得“别扭”。这恰恰说明,舒适的正向运动不代表百分百的健康,真正健康的运动则需要更全面的避免身体各个方面的退化,比如直立行走造成的脑血管退化和大腿后臀肌的退化等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介绍,运动有正向运动,也有反向运动。所谓的反向运动就是跟日常的生活、运动模式不一样的运动。它是一项对思维和健康有益的运动,能弥补正向运动的负面影响和不足,能有效地增加肌力和全身功能的调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向运动,正是把人在正向运动中丢了的运动,通过科学的分析,给他补回去。”郭建军补充道,任何一个动作,重复无数次,将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重复的地方会发生一些疲劳性的损伤;二是没有运动到的地方会发生退行性病变。比如我们每天走路,会导致上身没有锻炼的机会,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退化,会经常觉得肩疼、脖子疼,而腿部则会出现一些疲劳性的损伤。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当中,都会设立一些反向运动,把一些没有运动到的地方练到,才能避免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反向运动就是倒立、倒行、爬行、赤足走等逆向的行为运动。据了解,反向运动是由德国的一名医学专家倡导的,它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目前,反向运动流行于欧美,逐渐在我国流传开来,现在已成为国内许多人喜欢的新型保健方式。相关运动学专家认为,逆向运动能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得到全面锻炼,从而建立新的平衡。研究和发掘反向运动项目,应运用反向思维及反向创新法,开拓性、创新性地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例如人在倒立的时候,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减弱和消除,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防止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倒立时通过肌肉骨骼系统之间的反射作用,对内脏和神经系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机能,消除胸腔和腹腔器官充血,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镇静神经,从而使视觉、听觉、记忆、睡眠得到改善。
此外,人类由于长期穿鞋,使地面与足底的直接接触被完全阻断了,导致人类脚部弹性不足、足弓陷落,甚至出现了小肌肉萎缩、平足等退化现象。而赤足走路,可以帮助脚部敏感区接受地面刺激,并使这种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和器官的功能,起到延缓衰老、健身强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郭建军建议,反向运动是可以自助锻炼简单易行的新型健身模式,适合各年龄段成年人的一种无痛苦运动方式。不过做反向运动时应考虑自身状况、运动项目、运动环境、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欢迎关注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作者:冯蕾 编辑:刘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