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ᠪᠠᠷᠯᠠᠯ
客服热线:0471-6515607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2:00 14:30-17:30 登录 / 注册
首页 >  青少体育 > 正文
“中西合璧”让宁夏学生娃的体育锻炼更有趣
2022-04-11 09:27:00
分享到:

新华社银川4月7日电(记者艾福梅、刘杰)五年级学生苏景涵每天上学会带一套特殊的“运动器材”——花棍。棍长约四十厘米,两头绑有五颜六色的绸带和铃铛,摇动起来不仅好看,还会发出悦耳的响声。

“我很喜欢学校推出的四套操,花棍操和街舞韵律感很强,搏击和武术操有很多武术动作,跳起来感觉很有力量,也能让我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这位11岁女孩说。

苏景涵就读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学校有学生3500多人。据了解,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在广泛推行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基础上,这两年还先后引入花棍、武术等中国特色体育项目,丰富孩子们的大课间活动。

花棍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运动项目。据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副校长孙梦春介绍,为方便携带,学生使用的花棍是传统花棍的“改良版”,更加短小。“花棍操既有舞蹈的动感,又结合了一些武术动作,做起来从肩到脚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尤其是花棍与身体撞击或者双棍互相撞击时,会发出悦耳的响声,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她说。

苏景涵告诉记者,每天大课间做完这几套操,她都会出汗,身体很舒服,学习的压力也释放出来了。

“现在学校大课间锻炼时长和力度兼备,锻炼完后孩子们的心率能够达到每分钟120到140次,也就是说这样的锻炼不是‘花架子’,而能实实在在地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党总支书记王永利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宁夏一些学校像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一样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潜能”,引入了独轮车、腰鼓、空竹、竹竿舞、蹴鞠等项目;还有一些学校则将目光投向那些发源或盛行于西方的体育项目,如蹦床、网球、击剑等。这种“中西合璧”模式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菜单”,让体育锻炼更加有趣。

在兴庆区第十六小学,记者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老师带领下热身,每人手上拿着两个矿泉水瓶,队伍前面摆放着几张“小蹦床”。之后,学生轮流爬上“小蹦床”体验蹦跳起来的感觉,观看的学生则充当“小老师”,指出他们在蹦跳过程中有哪些“错误示范”。

“我们学校从去年3月起引入弹力绳和蹦床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孩子们对新项目好奇,参与积极性很高。”兴庆区十六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高艳华说。

随着“双减”后课后服务的深度开展,这所学校还对接俱乐部、协会等社会组织,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弥补专项师资不足的短板,开设体适能、拉拉操、乒乓球、网球、足篮排等课程,形成了项目多样、特色突出、内容丰富、参与广泛、效果显著的良好效果。

“项目越多,孩子们选择范围更广,更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高艳华说。

兴庆区教育局体卫艺办公室主任张立明说,各学校以遵循运动规律、体现运动效果为出发点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1+X”特色体育大课间方案,形成了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特色,达到了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出得汗、脸变红、呼吸有变化的锻炼效果。

王永利告诉记者,每年学校都会在最显眼位置公布每个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优良率、近视率和肥胖率等数据。“绿色代表合格,黄色表明存在问题,是一种警醒,提醒班主任和一线老师不要光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应重视他们的体质与健康。”她说。

欢迎关注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新华网    作者:艾福梅、刘杰    编辑:刘可实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