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成功转型案例:张前 追梦前方
今天的主角很特别,他叫张前,从事的是水上运动,但他却把体育产业做到了惊人的高度,让人们对退役运动员创业刮目相看。
在青岛水上运动圈,提到张前,大家都赞不绝口。这位27岁的青岛小伙在2016年,经过十余年积淀,满怀信心地做起体育产业,如今,他在七地间建起水上运动大联盟,做商演、搞比赛,一切欣欣向荣。
“最近这段时间,要开会,要组织活动,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虽然很疲惫,但张前还是很高兴,“昨天刚做了会员日活动,现场观众得有一两万。”
作为一名运动员,张前从15岁开始接触摩托艇,学习机械维修、研究艇的本身结构、训练运动技巧。张前的摩托艇生涯是相当亮眼的,进入过省队、青少年国家队,拿过全国冠军,当过专业教练,他对摩托艇的一切都很熟悉。
张前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的相关运动员保障政策和措施。2015年,退役一年的张前接到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在青岛航海运动学校举办水上俱乐部从业人员培训班的通知,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我本身是水上相关专业,青岛航校作为中国航海运动的‘黄埔军校’在水上运动的技术领域具有绝对的权威,而且这次培训不仅是技术上的升华,更重要的是,水上产业的前瞻和理念对我的未来将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就义无反顾地去了。”张前说。
他还记得培训持续了近一个月,进行了许多专业的职业化辅导,特别是培训中的实践和实地考察等,对他触动很大。培训中,张前印象最深的就是水上产业的那片“蓝海”。2016年他成立了前方体育,拉起公司大旗,建立起从一个人到现在十几人的团队,他的初步成功让很多人艳羡。
成立公司之初,张前要做的就是获得他人的支持。“我把他们带到活动场地,用运动的魅力感染他们。”张前说,有了投资,扩大了团队。“很多退役运动员被吸纳进来。”他表示,这些运动员水平很高,退役后需要展示的舞台。于是,张前的团队逐步扩大,而且内部分工明确,真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张前在圈内积攒了不少人脉,他迅速在各地找到志同道合者。“除了开展赛事,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商业演出。”张前说,他的表演队伍有60余人,器材、船只等有80多条,这样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事实上,我们队伍中有7支全国俱乐部,包括安徽、上海、北京、江苏等。”张前说,他们团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从沿海到内陆,甚至是内蒙古大草原。“运动员从水中腾飞起来、激起漂亮的水花,当地居民都看呆了,总能激起很大的反响。”
那些平常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突然出现在眼前,视觉冲击力可见一斑,张前也在观众的热烈反响中,更加坚定了做大体育产业的信心。
除了运作赛事,张前还把目光投向了摩托艇的生产。“一般国内的摩托艇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利用了国内的某些器材组装的摩托艇,性能不变但是价格降低了不少。”张前说,他们设计的F2摩托艇已完全投产,效果很好。谈起投身体育产业这一年,张前感慨万千。“大家都看到了体育产业的勃勃生机,而且愿意投资这个产业,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经历了从无到有,张前克服了不少困难,“要解决资金问题,要规划发展方向,每一步都要走好。”张前表示,公司已成立了前方公益基金,拿出一定的资金做公益,旨在帮助那些幼儿和老人。“我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我知道运动对人的积极作用,除了锻炼身体,它能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的心性。”张前说,他们打算走进幼儿园,从娃娃抓起,向孩子们传递运动理念。“我们还将深入社区,陪伴老年人做做适合他们的运动。”
在张前看来,在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运动还需要科学的指导,而这也是他们这些专业人士要做的。“这段时间我们做了不少商业演出,来推广这项运动,但是光演出肯定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全民参与。”张前解释,从2005年到现在,体育产业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一直活跃在一线的参与者,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模式的转变。
对于体育产业的前景,张前坦言,不光水上项目,他正在琢磨其他项目。“当你喜欢一项事物的时候,你会愿意为它绞尽脑汁,愿意为它被更多人熟知而努力。”张前冲劲满满。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曹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