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ᠪᠠᠷᠯᠠᠯ
客服热线:0471-6515607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2:00 14:30-17:30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民族体育 > 正文
赵起生:让民族传统体育熠熠生辉
2021-03-01 14:58:00

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一位常年传承推广少数民族体育的小伙子,他叫赵起生,出生于黑龙江。这位当初几经辗转、跨越千里来到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的东北小伙儿,用十年的时间悉心打磨着他所追逐、热爱的体育事业。而被他用青春灌溉着的民族传统体育,也随着赵起生一起在德宏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熠熠生辉。

初识:绚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008年,赵起生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在北方小伙的眼里,“彩云之南”的一切都那么神奇和绚烂。大学里,他初识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并深深为之着迷。在导师的带领下,他开始潜心研究,开启了探索民族体育奥秘之旅。

2011年,赵起生进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这份工作对于赵起生来说可谓如鱼得水。课堂上,他慷慨激昂,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传播少数民族体育的种子;教学间隙,他深入德宏当地各少数民族村落,和傣族村民打傣族保龄球、比赛篾弹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关于景颇刀武传承的故事;和傈僳族乡亲踢起嘟哒,比试射弩……一项项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在赵起生的心中刻画下愈来愈深的印记。

在谈到他所热爱的民族体育时,平时话不多的赵起生变得滔滔不绝:“我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从广大的民族群众中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它可以是一种竞技,也可以是一种纽带,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传承和延续。

传承:研究保护民族传统体育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赵起生的愿望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他更想通过体育树人的方式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但一切都来之不易。德宏境内五种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主要依托大型的民俗活动、竞赛活动以及节庆活动以及闲暇娱乐活动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逐渐被遗忘和慢慢消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容乐观。”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赵起生还发现,在山区和村落,由于各种因素限制,民族传统体育氛围遇冷。“德宏地处边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人家庭负担重,有的选择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体育活动就没人参与、搁置了,造成某些民族体育项目开展困难。”

赵起生介绍,德宏州现有的五种主体世居少数民族,已发掘出几十个传统体育项目。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保护,这些绚丽多彩的民族体育如今只能缓慢前行。“有可能再过四五十年,这些东西就没了,就连书上也看不到了。”说到这里,赵起生十分忧心。如何让年青一代继续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赵起生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努力。

期待:民族体育前景广阔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了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认识、接纳和喜爱,近十年来,赵起生积极协助德宏州民宗局做好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传承、普及以及竞赛和管理工作。他作为培训教师,在民宗局的组织下,为当地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与培训,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小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教练,赵起生又先后多次指导当地学生队员和农民队员进行射弩、吹枪、陀螺、高脚、板鞋等项目的教学、训练。工作中,他多次前往德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生产基地,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生产制作要求。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不仅如此,德宏州教育体育局统筹在小、中、高等学校开设了相应课程,开展体验教学,进一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

如今,赵起生已在这个远离北方雪国的西南边疆城市生活了近10年,他早已习惯了这里宜人的气候和秀美的山川,也将这里璀璨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深深地融进血液中。(转自3月1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欢迎关注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许珂 龙彦     编辑:高月

footer